鍋爐的工作方式與技術原理主要涉及燃料的燃燒、熱能的轉換及傳遞過程。
鍋爐運行時,燃料中的可燃物質在適當的溫度下,與通風系統輸送給爐腔內的空氣混合并燃燒,釋放出熱量。這些熱量通過鍋爐內的受熱面,如水冷壁、過熱器、省煤器等,傳遞給工作介質,通常是水。水在受熱后逐漸升溫,并轉化為蒸汽,這一過程實現了能量的轉換。
鍋爐的工作系統主要包括汽水系統和燃燒系統。汽水系統負責使進入鍋爐的給水吸熱升溫、汽化、過熱,成為具有一定溫度和壓力的蒸汽或熱水。而燃燒系統則負責將燃料和空氣送入鍋爐爐膛內進行燃燒放熱,將熱量以輻射方式傳給爐膛四周的水冷壁等輻射受熱面;燃燒生成的高溫煙氣主要以對流傳熱方式把熱量傳遞給過熱器、省煤器等對流受熱面。
此外,鍋爐的類型多樣,按用途可分為電站鍋爐、工業鍋爐等;按載熱介質可分為蒸汽鍋爐、熱水鍋爐等;按燃料和熱源可分為燃煤鍋爐、燃油和燃氣鍋爐等。不同類型的鍋爐在工作方式和技術原理上可能有所差異,但總體上都遵循著能量轉換和傳遞的基本原理。
在實際運行中,鍋爐需要采取嚴格的安全措施,并定期進行維護和檢修,以確保其安全、高效地運行。同時,通過采用高效節能技術,如余熱回收、變頻調速等,可以進一步降低能耗,提高鍋爐的熱效率。